江苏大学汉语2401、2402班团支部在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融史铸魂塑青年栋梁 普法润心育时代新人

-——江苏大学汉语2401、2402班团支部在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为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切实提升青年学生法治素养,2025年9月3日至9月24日,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团支部、汉语2402团支部在该校统筹开展以“融史铸魂 普法润心”为核心的多维主题团日活动。通过“9·3”胜利日阅兵观礼、校史馆沉浸式参观及法治宣传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紧扣“铭记历史、坚守法治、勇担使命”主线,引导支部成员在沉浸式体验中重温历史荣光、感悟校史精神、掌握法治知识,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蓄精神力量。

观“9·3”阅兵:在震撼场景中激扬爱国情怀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砥砺奋斗初心,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团支部、汉语2402团支部组织全体同学集中观看了阅兵直播。

image1_sm-65

图为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汉语2402团支部成员观看“9·3”胜利日阅兵。喻朱奕 供图

荧幕上,铁甲生辉、步伐铿锵,展现的是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更是捍卫和平的坚定力量。抗战老兵们热泪盈眶的画面,更让同学们明白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功勋战旗与新型装备交相辉映,历史与未来在这一刻庄严交汇——同学们所见证的,不仅是一支现代化军队的威武英姿,更是一个民族从苦难中觉醒、在奋斗中复兴的精神征程。

致敬不朽胜利,青春同心共鸣。观后,汉语2401班王子轩同学结合专业谈感悟:“作为汉语专业学生,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通过语言文字讲好中国抗战故事,让和平精神传递得更远。”大家一致认为,在未来的征程中,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把对祖国的深沉热爱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书写属于江苏大学文学院学子的担当与答卷。

探校史馆:在办学实践中锚定成长方向

9月15日上午,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团支部、汉语2402团支部在辅导员申彤彤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走进校史馆,以“校史与新中国史”联动为核心,开启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思想深度的沉浸式学之旅。

image2_sm-60

图为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汉语2402团支部共同参观校史馆。喻朱奕 供图

步入校史馆序厅,讲解员以时间为脉络,从建校初期的办学初心讲起,重点串联起江苏大学与新中国发展同频共振的关键节点:建国初期,学校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号召,自主研制的农机设备曾在全国多地推广,助力解决农业生产“用工难”问题;改革开放后,紧扣产业升级需求,为制造业培养大批技术人才;新时代以来,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在智能农机、绿色能源等领域取得多项科研突破,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在史料展区,同学们凝视着双重历史印记:泛黄的1950年代办学档案,既记录着江苏大学初代教师的育人初心,也折射出新中国初期教育事业的探索;标注技术参数的农机研发手稿,字里行间的严谨执着,既是校史科研精神的体现,也是新中国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微观缩影。这些史料生动诠释“自强厚德,实干求真”的精神内核,同学们纷纷拍摄记录,轻声交流体悟。

image3_sm-58

图为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汉语2402团支部的同学们相互交流心得,分享感悟。喻朱奕 供图

参观中,申彤彤老师结合双史逻辑延伸讲解。在“服务国家需求”展区,她指着史料说:“大家学汉语专业,看似和工科成果关联不大,但‘服务国家’的内核是共通的——你们可以用文字讲好乡村振兴里的中国故事,这就是在把校史精神、新中国史底蕴转化为青春担当。”这番话让同学们茅塞顿开,清晰了个人成长与校史发展、国家建设的契合点,切实推动双史学转化为成长动力。

普法治知识:在互动宣传中强化法治素养

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理念,落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团支部、2402团支部联合举办了以“守望成长,法治护航”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班会。

班会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剖析案件事实的同时,追溯其背后的法律逻辑与适用依据。在理论交流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同学们自发进入模拟法庭的实践演绎环节,通过角色代入与流程模拟,体验司法程序的严谨与法律运用的精微,让法治信仰在沉浸式的学体验中悄然扎根。随后,主持人围绕“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组织专题讨论,进一步强调知法、守法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参与中的重要意义。

image4_sm-49

图为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2401、汉语2402团支部法治理论交流现场。喻朱奕 供图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法治课堂,更是一堂深刻的人生课程。在鲜活的现实情境下,有效地提升了同学们的法治素养与运用法律的能力,大家纷纷表示对法治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同。

此次系列活动以“历史与法治双轮驱动”为理念,通过“阅兵观礼强认同、校史研学铸精神、法治宣传树意识”多主题、多形式的有机融合,打破教育场景壁垒,实现了“历史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深度协同推进。从校史精神里汲取奋进力量,在尊法守纪中涵养法治素养,吾辈青年当不断奋进,最终成长为兼具家国担当与法治意识的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大业注入青春动能。(通讯员:姜淼、袁瑜)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